卡關了嗎?自由潛水常見問題,讓你自潛之路更順暢

自由潛水在台灣掀起了一股旋風,但剛開始最重要的就是選對店家。

他並不是上完三天課就可以考到證照的運動,在考證照的過程,自由潛水會需要不斷不斷的練習。

無論上課地點在北部、台中、高雄、墾丁、小琉球、綠島、蘭嶼,選擇有持續開設練習的店家及教練,比起便宜的學費來說,是更為重要的。

自由潛水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自由潛水是指在不使用潛水器材的情況下,靠口中的一口氣在水中潛水的活動。

其基本原理包括利用肺部的空氣來進行閉氣並下潛,並透過練習來提升下潛的深度和時間。

基本原理:

  • 呼吸控制:學習如何有效地控制呼吸以延長潛水時間。
  • 浮力管理:利用浮力調整潛水深度,避免過度消耗體力。
  • 耳壓平衡:在潛水過程中,及時調整耳壓以避免耳壓不平衡。
  • 心理準備:保持冷靜,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不會遇到狀況就驚慌失措。

自由潛水和傳統潛水有什麼區別?

自由潛水和傳統潛水(如水肺潛水)有著明顯的區別。

以初學者來說

  • 呼吸設備
    • 自由潛水:不使用任何呼吸裝置,只靠自身能力,用嘴巴的一口氣下潛。
    • 水肺潛水:使用水肺裝置,能在水下長時間呼吸。
  • 潛水深度
    • 自由潛水:通常潛水深度較淺,依賴潛水者的能力。
    • 水肺潛水:可以潛入更深的水域,。
  • 潛水環境
    • 自由潛水:用一口氣的時間下潛,比起探索海洋,更多的是關注自身狀態。
    • 水肺潛水:在海底世界觀光,可以細細的觀察海洋生態。
  • 技術要求
    • 自由潛水:需要專注於閉氣和平壓技巧。
    • 水肺潛水:需要學習裝備使用和維護。

自由潛水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自由潛水的歷史悠久,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存在,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歷史背景:

  1. 古代潛水
    • 自由潛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當時人們為了捕魚和尋寶進行潛水。
  2. 潛水技術的發展
    • 隨著時間的推移,潛水技術逐漸演變,特別是在20世紀,開始出現專業的自由潛水訓練。
  3. 競賽與紀錄
    • 自由潛水競賽在20世紀後期變得流行,並建立了多項世界紀錄,吸引了許多運動愛好者參與。
  4. 現代自由潛水
    • 現在,自由潛水已成為一項受歡迎的水上運動,並有多個組織提供專業的訓練和認證。

自由潛水的適合人群有哪些?

自由潛水適合各類型的人,但特別適合以下人群:

  • 水上運動愛好者:喜歡水中活動的人。
  • 運動員:需要提高肺活量和耐力的運動員。
  • 心理挑戰者:喜歡挑戰自我、克服恐懼的人。

但其實只要你想試試看,無論任何活動都可以去試試看

只要敢把頭埋到水裡,就可以來試試看自由潛水

不確定自己能不能直接上證照課程,也可以從體驗課程開始唷!

自由潛水的安全注意事項有哪些?

在自由潛水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考量。

安全注意事項:

  • 不單獨潛水:跟潛伴一起潛水,保持一個人下潛,另一個人在水面上看著。
  • 了解身體狀況:確保自己身體健康,沒有不舒服、宿醉等等狀況。
  • 逐步訓練:循序漸進地提高潛水深度和時間。
  • 注意耳壓:隨時注意平壓是否有做完整,耳朵有一點點不舒服就不要再往下了。

自由潛水需要哪些基本裝備?

自由潛水雖然不需要像水肺潛水那樣的複雜的裝備,但仍然有一些基本裝備是必需的。

基本裝備:

  1. 面鏡
    • 提供清晰的視野,防止水進入眼睛。
  2. 呼吸管
    • 在水面上移動的時候可以順暢呼吸。
  3. 蛙鞋
    • 增加推進力,讓你可以更輕鬆地在水中移動。
  4. 防寒衣
    • 保暖避免體溫流失,也可以防止身體受傷。
  5. 配重
    • 可以讓你在水中保持適當的浮力。
  6. 潛水錶
    • 可以顯示下潛時間、深度、水溫、心率等等功能。

如何訓練閉氣以提高自由潛水能力?

提高閉氣時間對自由潛水者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訓練方法:

閉氣訓練方法:

  1. 閉氣訓練
    • 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閉氣訓練,逐漸延長閉氣時間,可以練習二氧化碳耐受訓練表。
  2. 游泳訓練
    • 定期游泳,增加心肺耐力和肺活量。
  3. 有氧運動
    • 進行跑步、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促進心肺功能。
  4. 瑜伽或冥想
    • 練習瑜伽或冥想,專注於呼吸,增強靜心的能力。

自由潛水時應該如何控制呼吸?

呼吸是自由潛水中的一項重要技能,正確的呼吸技巧可以延長潛水時間。

呼吸技巧:

  1. 放鬆心情
    • 在潛水前保持冷靜,減少焦慮。
  2. 腹式呼吸
    • 使用腹部進行腹式呼吸,而不是胸部,可以讓自己多吸一點空氣。
  3. 胸式呼吸
    • 在腹式呼吸後,接著把氣吸到胸部。
  4. 全呼吸
    • 在前面兩個呼吸做完之後,像吸珍珠奶茶一樣,再多吸一點空氣到嘴巴裡。

自由潛水的潛水深度一般是多少?

自由潛水的潛水深度因個人能力和經驗而異,但一般來說:

潛水深度:

  • 初學者:通常在5至10米之間。
  • 中級潛水者:可達10至20米。
  • 大深度:50米以上。

自由潛水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自由潛水對身體有多方面的好處,包括:

  1. 增強心肺功能
    • 提高肺活量和心臟健康,增強耐力。
  2. 改善血液循環
    • 增加血流量,有助於身體的氧氣供應。
  3. 增強肌肉力量
    • 游泳和潛水過程中使用多個肌肉群,在不知不覺間鍛鍊身體肌肉。
  4. 減壓效果
    • 水中活動能減少關節壓力,對關節健康有益。
  5. 心理健康
    • 增強自信心,你會發現自己一直在做到你原本做不到的事情。
    • 學會之後有滿滿的成就感。

自由潛水時遇到耳壓不平衡該怎麼辦?

卡平壓是自由潛水過程中常見的問題,以下是處理方法:

處理耳壓不平衡的方法:

  1. Valsalva (捏鼻股氣法)
    • 用手捏住鼻子,嘴巴閉起來
    • 接著像是擤鼻涕一樣用力鼓一口氣。
    • 會感覺到耳朵漲起來,這就是耳壓平衡。
  2. 吞口水平壓
    • 捏住鼻子,閉嘴,然後吞嚥,幫助耳壓平衡。
  3. Frenzel 法蘭茲/法蘭佐
    • 捏住鼻子,閉起嘴巴。
    • 抬舌根,把嘴巴裡的空氣往耳朵送。
    • 耳朵會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力量,這就代表你成功了。

如果自己練習的時候抓不到頭緒,建議請教練幫你看一下問題在哪邊

不過這真的需要長時間的練習。

其他也可以看一些教練在Youtube上的分享

關關自由潛水小教室

法蘭茲老爺爺的也講得很清楚

我本人練了一年半才搞懂法蘭茲是什麼東西

相信你也可以,加油!

自由潛水中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自由潛水常見的誤解:

  1. 認為自由潛水很簡單
    • 常常有人認為「阿不就閉氣在水裡游泳,有什麼難的?」
      實際上,自由潛水需要技術訓練和身體素質
      如果發生意外旁邊卻沒有人看著很容易發生危險。
  2. 深度越深越好
    • 潛水深度不應是唯一的追求
      如何安全的下潛,平安的回到水面才是應該追求的事情。
  3. 不知道平衡耳壓
    • 很多人忽視耳壓平衡的重要性
      這可能導致耳部受傷。
    • 就像飛機起飛的時候,我們會需要吞口水來緩解耳朵的不適
      這就是一種耳壓平衡。
  4. 只要有潛水裝備就可以潛水
    • 了解正確的潛水技術和安全措施同樣重要。
      如果今天你身旁的朋友發生狀況
      你也需要懂得如何第一時間幫他急救
      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5. 自由潛水不需要體能訓練
    • 身體素質和心肺功能的訓練對於自由潛水者非常重要。
      尤其是以比賽作為目標的選手,
      平時的訓練更是少不了。

自由潛水的教練資格認證有哪些?

自由潛水的教練資格認證機構有多個,以下是一些知名的組織:

  1. AIDA
    • 只有自由潛水的項目
  2. PADI
    • 雖然以水肺潛水聞名,但也提供自由潛水的培訓課程。
    • 目前也有美人魚教練等等相關證照
  3. SSI
    • 提供自由潛水及水肺潛水的專業課程和認證。
    • 有多項不同專長的課程
  4. Apnea Academy
    • 專注於自由潛水的訓練與認證,涵蓋各種技巧和安全知識。
  5. Molchanovs(抹茶)自由潛水系統:

    • Molchanovs Freediving Education是由目前世界紀錄Alexey molchanov創的系統,由於他的姓氏很難發音,所以台灣人就用相近又好記憶的「抹茶」來稱呼這個系統。
    • 一樣也只有自由潛水項目

那要學哪個自由潛水系統比較好呢?其實主要是考核標準

差別在靜態閉氣的時間、動態平潛的距離(一口氣在泳池可以游的距離),

以及恆重下潛需要的深度(一口氣往下踢來回)

但無論是哪個系統,後續的練習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

強烈建議找有固定開練習的潛店或教練,才是上上策!

自由潛水時如何選擇潛水地點?

不同的目的,選擇潛水地點也有不同的因素需要考慮,以下是一些建議:

  1. 水質和能見度
    • 選擇水質清澈、能見度好的地點。
  2. 潛水深度
    • 根據自己的潛水經驗和能力選擇適合的深度。
    • 不要在沒有戒護的狀況下做深度的挑戰。
    • 如果真的要作深度挑戰建議旁邊有經驗比你豐富的教練。
    • 建議船潛比較安全。
  3. 當地氣候和潮汐
    • 了解當地的氣候、潮汐和水流情況,確保安全。
    • 如果不了解當地氣候跟海況,建議請當地導潛比較安全。
  4. 生物多樣性
    • 選擇海洋生物多的地點,潛水起來會更有樂趣。
    • 例如想看海龜可以去小琉球,想看Manta可以去馬爾地夫或是峇里島
    • 想看沈船可以選擇墾丁砂島沈船、中正艦,國外可以選擇科隆島。

自由潛水的心理準備有哪些?

自由潛水需要良好的心理準備,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心理準備要素:

  1. 放鬆心情
    • 學會放鬆,減少焦慮,保持冷靜以應對潛水過程中的挑戰。
  2. 專注力訓練
    • 培養專注力,集中注意力於呼吸和潛水技巧,避免分心。
  3. 自我信心
    • 建立自信,通過訓練和經驗增強對自己能力的信心。
  4. 應對壓力
    • 學習應對潛水過程中的壓力,避免過度緊張和恐慌。
  5. 設定目標
    • 設定明確的潛水目標,幫助自己保持動力和方向。

自由潛水的比賽規則是什麼?

自由潛水比賽有一套明確的規則,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比賽規則:

比賽規則:

  1. 比賽類型
    • 常見的比賽類型包括靜態(STA)、動態(DYN)、自由潛水深度(CWT、FIM等)。
  2. 潛水者資格
    • 參賽者必須持有有效的自由潛水認證,並遵循比賽組織的要求。
  3. 安全措施
    • 比賽必須有足夠的安全人員和設備,確保參賽者的安全。
  4. 紀錄和裁判
    • 比賽中必須有專業裁判進行監控和記錄,確保比賽的公正性。

以下是一些推薦文章,看完會更了解自由水比賽的規則。

教你怎麼看懂自由潛水比賽-深度篇

教你怎麼看懂自由潛水比賽-泳池篇

自由潛水紀錄|AIDA自由潛水比賽資料查詢

自由潛水比賽-AIDA Taiwan 個人會籍開通教學

自由潛水的相關英文

STA Static 靜態閉氣
DYN Dynamic With Fins 動態平潛(單蹼)
DYNB Dynamic With Bifins (DYNB) 動態平潛(雙蹼)
DNF Dynamic No(without) Fins 無蹼動態平潛
深度
CWT Constant Weight 恆重下潛(單蹼)
CWTB Constant Weight With Bifins 恆重下潛(雙蹼)
CNF Constant Weight No(without) Fins 無蹼恆重下潛
FIM Free Immersion 攀繩下潛

 

NR National Record 國家紀錄
CR Continental Record 洲際紀錄
WR World Record 世界紀錄

其他跟自由潛水比賽相關的英文單字,可以看

【自由潛水比賽】競技相關專有名詞翻譯&解釋總整理

自由潛水跟水肺潛水有什麼不同?

自由潛水與水肺潛水有幾個主要區別:

  1. 呼吸方式
    • 自由潛水:憑藉自身的肺活量進行潛水,不使用任何呼吸裝置。
    • 水肺潛水:使用水肺裝置提供持續的氧氣供應。
  2. 潛水深度
    • 自由潛水:通常潛水深度受限於潛水者的能力,深度不一。
    • 水肺潛水:可以潛入更深的水域,因為有持續的氧氣供應。
  3. 一次下水的潛水時間
    • 自由潛水:潛水時間相對較短,取決於呼吸和耐力。
    • 水肺潛水:潛水時間較長,取決於氣瓶的氧氣供應。
  4. 訓練和技術
    • 自由潛水:重視呼吸技巧和耳壓平衡。
    • 水肺潛水:重視潛水裝備的使用和水下導航技巧。

自由潛水平壓好難怎麼辦?

如果您在自由潛水中遇到耳壓平衡困難,以下是一些建議:

解決方法:

  1. 練習耳壓平衡技巧
    • Valsalva Maneuver:捏住鼻子,輕輕地吹氣。
    • Toynbee Maneuver:閉嘴,捏住鼻子,同時吞嚥。
  2. 慢慢下潛
    • 逐漸下潛,給耳朵更多時間進行壓力平衡。
  3. 保持放鬆
    • 緊張可能會影響平衡,保持放鬆和冷靜。
  4. 使用耳壓平衡耳塞
    • 耳塞可以幫助減少耳朵的壓力變化,改善平衡效果。
  5. 尋求專業指導
    • 如果持續困難,可以尋找自由潛水教練進行專業訓練。

自由潛水世界紀錄

自由潛水的世界紀錄不斷更新,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紀錄類別:

世界紀錄:

  1. 靜態潛水(STA)
    • 目前的紀錄為 11分鐘54秒(由Aleksandr Krupatkin於2021年創造)。
  2. 動態潛水(DYN)
    • 目前的紀錄為 300米(由Mateusz Malina於2022年創造)。
  3. 自由潛水深度(CWT)
    • 目前的紀錄為 214米(由Herbert Nitsch於2007年創造)。

自由潛水蛙鞋材質怎麼分?

自由潛水蛙鞋的材質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蛙鞋材質:

  1. 橡膠
    • 耐用性強,適合各種水域,但重量較重。
  2. 塑料
    • 輕便,適合初學者,但耐用性相對較低。
  3. 碳纖維
    • 輕量且強度高,適合高級潛水者,價格較貴。
  4. 玻璃纖維
    • 介於碳纖維和橡膠之間,具有良好的彈性和耐用性。

自由潛水蛙鞋價錢差異好大,該怎麼選?

選擇自由潛水蛙鞋時,可以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選擇建議:

  1. 用途
    • 初學者可以選擇價格較低的橡膠或塑膠蛙鞋,適合日常訓練。
    • 高級潛水者可選擇碳纖維或玻璃纖維蛙鞋,以提高性能。
  2. 舒適度
    • 一定要試穿蛙鞋,確保合腳且舒適,避免長時間使用後的不適。
  3. 品牌和評價
    • 參考其他潛水者的評價和推薦,選擇知名品牌的產品。
  4. 價格範圍
    • 蛙鞋的價格範圍廣泛,根據自己的預算選擇合適的產品。
  5. 功能性
    • 注意蛙鞋的彈性和推進力,選擇適合自己潛水風格的蛙鞋。

一些比較知名的碳纖蛙鞋有:MajesticV3、Molchanovs(抹茶)、懶魚Lazy Fish、DiveR、普魯士藍、Mantra…等等

這篇也有評測文可以參考:碳纖長蛙點點名,12雙蛙鞋的泳池平潛測試分析

 

自由潛水是極限運動嗎?

自由潛水可以被視為一種極限運動,因為它涉及潛入水下,並在不使用水肺的情況下進行長時間的潛水。這項運動需要高度的技術、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潛水者必須具備良好的耳壓平衡技巧和氧氣管理能力,因此存在一定的風險。

 

自由潛水要花多少錢?

自由潛水的總花費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課程費用、裝備購買和潛水活動。以下是一些大致的預算範圍:

  • 課程費用:初階課程約12000~19000都有,但要注意費用內包含什麼。
    例如:住宿、機車、船票、裝備、門票等等。
  • 裝備費用
    • 蛙鞋:因為材質有分,所以價格也不太相同。大致上從3000~25000都有。
    • 防寒衣:看款式約5000~15000都有。
    • 面鏡和呼吸管:1100~3000都有。
    • 潛水電腦錶:一萬~三萬都有。

自由潛水要注意什麼嗎?

在進行自由潛水時,有幾個重要的注意事項:

  1. 安全第一
    • 一定要有潛伴,避免單獨潛水。
    • 確保有適當的安全措施和設備。
  2. 耳壓平衡
    • 學會耳壓平衡技巧,避免耳朵受傷。
  3. 身體狀況
    • 在潛水前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良好,避免在感到不適時潛水。
  4. 訓練和經驗
    • 參加專業課程,獲得必要的技能和知識。
  5. 潛水環境
    • 了解潛水地點的環境和潛水條件,避免在危險的水域潛水。
  6. 呼吸技巧
    • 學習正確的呼吸技巧,以提高潛水表現和安全性。

自由潛水會有潛水伕病嗎?

自由潛水通常不會引起潛水伕病(減壓病),因為潛水伕病主要與水肺潛水有關。水肺潛水中,潛水者在深水中吸入壓縮空氣,當上升速度過快時,體內的氮氣無法安全排出,可能導致減壓病。然而,自由潛水者在潛水時不使用壓縮空氣,因此風險較低。

不過,自由潛水者仍需注意以下幾點,以避免其他潛水相關的風險:

  • 耳壓平衡:確保在下潛過程中進行耳壓平衡,以避免耳朵受傷。
  • 潛水時間:避免長時間潛水,並遵循安全的潛水深度和時間限制。

墾丁自由潛水潛點介紹

墾丁是台灣著名的潛水勝地,以下是一些推薦的自由潛水潛點:

  • 出水口右側
  • 出水口左側(已被墾管處禁止自由潛水下水)
  • 萬里桐
  • 雷打石
  • 小狗灣
  • 艷光礁
  • 合界
  • 山海
  • 紅柴坑

墾丁自由潛水導潛店家

貓魚小姐的海洋生活

Oneday找一天自由潛水工作室

奇怪教練

SEAYOULATER 欸海|自由潛水

潛水能帶隱形眼鏡嗎?

潛水戴隱形眼鏡的優點

  1. 在岸潛的時候會需要走一些礁石路,戴著隱形眼鏡就不用怕看不清楚讓自己在上下岸的時候跌倒受傷。
  2. 省去在岸邊眼鏡不見的困擾,如果你還要自己騎車/開車回潛店,看不清楚真的很危險。
  3. 建議戴日拋隱形眼鏡,除了避免洗不乾淨眼睛感染之外,要是在海裡不慎隱形眼鏡流走,丟了也不心疼。畢竟長戴型的也貴貴的……

潛水多久後才能搭飛機?

  • 建議的等待時間
    • 一般建議在潛水後至少等待 24 小時 才搭飛機。這是因為潛水後體內可能仍有氮氣殘留,若立即搭飛機,快速上升的高度可能會增加減壓病的風險。
  • 潛水類型
    • 如果是淺水潛水(例如自由潛水),等待時間可以稍短,但仍建議至少 12 小時
    • 若是進行了多次深潛或長時間潛水,則應遵循 24 小時的建議。
Facebook 留言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